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bob官方入口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PET/CT精准定位肿瘤原发灶—下咽癌_淋巴结_检查_mmx

PET/CT精准定位肿瘤原发灶—下咽癌_淋巴结_检查_mmx

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8:09    点击次数:132

01

病史摘要

患者男,59岁,发现左侧颈部渐进性增大包块1个月余,质硬、活动度查、轻度压痛,穿刺病理:(左颈部)低分化癌,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结果,符合鳞状细胞癌,胸、腹部CT:未见明显异常。拟行PET/CT检查,寻找原发肿瘤来源。

02

PET/CT检查图

展开剩余85%

03

PET/CT检查描述

图①~⑧:CT平扫左侧下咽软组织较右侧明显增厚,形成大小约为21mmx17mmx27mm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灶,左侧梨状窝明显受压变窄;PET显像呈放射性摄取增高,SUVmax7.9。CT平扫左侧颈部(Ⅱ、Ⅲ区)见肿大淋巴结,边界欠清,较大者大小约为28mmx23mmx32mm,密度较均匀;PET显像呈放射性摄取增高,SUVmax12.8。CT平扫双侧颈部(ⅠⅡ、Ⅲ、Ⅳ区)见小淋巴结,边界清晰,短径小于10mm,密度均匀;PET显像呈放射性摄取轻微增高,SUVmax2.6。

04

PET/CT检查结论

1.左侧下咽结节状软组织密度灶,FDG代谢异常增高,考虑下咽癌,建议喉镜进一步检查。

2.左侧颈部(Ⅱ、Ⅲ区)肿大淋巴结,FDG代谢增高,考虑转移。

3.双侧颈部(ⅠⅡ、Ⅲ、Ⅳ区)小淋巴结,FDG代谢轻微增高,考虑炎性淋巴结增生,建议随诊复查。

综上,依据AJCC第八版,TNM分期为T2N2bM0 ⅣA期。

05

病理结果

下咽活检病理提示:(下咽)中-低分化鳞状细胞癌。补充报告:免疫组化结果:p40 (+), CD56 (-), Syn (少数+), CgA (少数+/-), CyclinD1 (3+), P16 (-), P53 野生型表达, Ki-67 (90%+)。

PET/CT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

01

下咽癌

•下咽癌发病率较低,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%左右,近几年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,下咽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,且其解剖结构复杂,易发生淋巴结转移,预后相对较差,5年生存率仅约30%~60%。下咽癌主要包括梨状窝癌、咽后壁癌及环后癌。

•多为鳞状上皮癌,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淋巴结的转移。

•PET/CT 应用:

①诊断:PET/CT表现为病变区软组织増厚,FDG代谢异常增高、同时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。

②临床分期:PET/CT不仅以淋巴结大小判断是否存在转移、还从葡萄糖代谢水平进行判断,可发现早期CT扫描不能发现的转移性淋巴结,更准确地进行疾病分期。

③一次检查可进行全身评价,评价有无其他部位转移。

④制定放疗靶区:PET/CT可以反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,有助于更精确的勾画放疗靶区。

⑤复发转移的探测。

⑥疗效监测。

02

鼻咽癌

•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以中年人多见。

•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,中晚期可出现鼻塞、血涕及出血等症状,一些患者因颈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就诊。本病经鼻咽镜下活检可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。

•影像学的检查主要显示肿瘤的大小、形态及侵犯范围,同时PET/CT还可以评价全身的转移情况等。

•PET/CT应用:

①期诊断:18F-FDG PET/CT表现为鼻咽部软组织增厚,咽隐窝变浅、消失,18F-FDG代谢异常增高。

②中晚期诊断:可累及颅底骨质,出现颅内侵犯,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,18F-FDG代谢増高,提示出现转移。

③临床分期:18F-FDG PET/CT全身检查有利于检出远处转移灶,如骨、肺肝脏等转移,从而进行准确分期。

④疗效评价:PET/CT检查鼻咽癌治疗后效果首先表现为代谢减低,肿瘤活性降低、增殖减缓,随后才出现肿瘤组织体积缩小,所以相对CT 或MRI 所见的病灶形态变化,18F-FDG PET/CT更早评价治疗反应和效果。

⑤检测复发:18F-FDG PET/CT可鉴别肿瘤残余及复发肿瘤治疗后瘢痕组织,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准确性。

03

口腔癌

•口腔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。

•可分为原发于唇、舌、牙龈、口底、硬腭及口腔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。

•口腔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烟酒嗜好者,早期即可有广泛的淋巴结转移。病理类型以鳞癌为主。

•口腔癌患者在早期多数症状不明显,患者因溃疡和疼痛等不适就诊时病灶往往已经较大。

•PET/CT应用:

①诊断:表现为肿瘤部位软组织增厚, FDG代谢增高,可累及邻近骨质。

②PET/CT检查对于口腔癌病灶大小、侵犯范围及深度、邻近组织结构的侵犯、分期、复发转移的探测方面具有更准确的判断,以指导治疗方案并预测预后。

04

黏液表皮样癌

•黏液表皮样癌是诞腺癌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。

•临床多表现为一侧涎腺腺体无痛性肿胀及包块,可出现表面溃烂,伴有疼痛,单个结节多见,少见多发结节。

•PET/CT应用:

①诊断:PET/CT可见腺体区密度均匀或欠均匀软组织结节或肿块,相对于腺体呈稍高密度,边界欠清楚,FDG代谢异常增高,可见颈部淋巴结肿大、FDG代谢增高。

②PET/CT扫描能够对肿瘤进行准确定位,同时能显示肿瘤的形态、边界及周围组织关系,肿瘤的代谢情况。

②分期:有无淋巴结转移、远处转移。

③疗效评价。

参考文献:

周明轮. 18F-FDG PET/CT显像在下咽癌诊治中的应用及现状[J]. 医学影像学杂志,2019,29(5):858-860。

审稿医生:谭光喜

发布于:四川省

上一篇:哈佛大学多个学院宣布裁员_政府_特朗普_民权
下一篇:金球奖前十球员年薪曝光!登贝莱1.5亿元萨拉赫1.8亿姆巴佩2.6亿